9月3日,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。中国铁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“高标准组织,确保最佳效果”的重要指示精神,在工业和信息化部、北京市委市政府和北京市通信管理局的坚强领导下,把做好纪念活动基础设施保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践行“两个维护”的实际检验,以“万无一失、一失万无”的政治清醒,圆满完成保障任务,为纪念活动的通信畅通筑牢了坚实基础。
高位统筹谋全局,构建立体保障体系
中国铁塔党委高度重视,第一时间成立了以党委书记、董事长张志勇为组长,党委副书记、总经理陈力为副组长的通信服务保障工作领导小组,下设保障办公室和六个专项保障小组。31个省级分公司同步成立保障机构,按照“北京为核心,环京六省为辅,全国协同配合”的思路,构建起“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”的立体保障体系。自3月中旬保障工作启动以来,公司党委先后召开5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。6月份起,实行月调度工作机制,按旬报送工作专报9期,确保了各项工作有序推进。张志勇董事长、陈力总经理多次赴京现场调研,靠前解决了重点难题。8月29日,总部下发进一步做好保障的紧急通知,北京公司保障指挥部随即转入实体化运作,进一步强化了指挥调度效能。
攻坚克难筑基础,提升天安门核心区域通信质量
天安门广场核心区域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是本次保障的重中之重。面对施工审批严格、协调难度极大、施工窗口极短等多重挑战,中国铁塔充分发挥统筹共享优势,成功在核心区域建设了8处小站,完成了为12辆应急通信车提供接电保障的配套工程。这20个关键点位的建成,为运营商在天安门广场提供优质网络覆盖奠定了坚实基础。北京铁塔主动对接运营商需求,在整个保障区域新建站址67座,改造提升站址200余座。对涉及活动的2114个重保站址开展了3轮拉网式排查,发现并整治基础设施隐患216处,8月31日前全部完成整改。按照“一站一案”要求,编制应急预案2114册,确保了每个站址都经得起考验。同时,总部相关部门与北京铁塔共同走访了正通、京智网等6家智联重要客户,确保了智联基础设施稳定可靠。
全国一盘棋协同,提升资源调配和快速响应能力
中国铁塔按照“宁可备而不用、不可用而无备”的原则,统筹调配全国优势资源,共部署保障人员4207名,其中网络信息安全专家1518名。在环京六省部署了180名技术骨干、90台保障车辆、180台应急发电油机作为支援梯队,提前办理了进京手续。61家代维、施工等合作单位全部签订了责任书,纳入统一指挥体系。全国统筹机制在筹备期间得到了实战检验。7月下旬北京密云、怀柔突降暴雨,迅速调度华北物资库和天津、山东、山西、河南四省134人、57辆车、401台油机和22艘冲锋舟、1架全网通无人机、2台大型发电车第一时间支援北京,确保了受灾地区基站快速恢复供电,充分证明了中国铁塔快速响应和资源调配能力。
精益求精强运维,确保设施运行万无一失
按照上级要求,中国铁塔建立了“20分钟电话报告、40分钟书面报告”的应急响应机制。依托自主研发的应急指挥调度平台,实现了重保站址“一屏”实时监控。组织开展了实战演练61次,包括北京铁塔参加政府组织的3次全要素演练,全面检验了应急处置能力。8月25日起,严格执行了封网管理措施,暂停了所有可能影响站址稳定的施工作业建立了7×24小时值守机制,一级重保站址实行了每日巡查。纪念活动当天,339名技术骨干在22个关键点位完成现场值守,重点保障了核心区域站址供电、设备运行、网信安防护和应急响应。
使命必达勇担当,基础保障赢得高度认可
整个保障期间,中国铁塔累计投入保障人员1.46万人次、车辆5800辆次、油机6100台次,巡检站址2.74万站次。纪念活动期间,2114个重保站址全部稳定运行,实现了基础设施“零故障、零退服”目标,拦截网络攻击8万余次,有力支撑了运营商的网络服务需求。
此次保障的圆满完成,充分彰显了中国铁塔作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运营“国家队”和“主力军”的专业能力和责任担当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,中国铁塔将认真总结保障经验,持续提升基础设施建设运营、应急管理和服务保障水平,为建设网络强国、数字中国贡献更大的铁塔力量。